一面:早上九點開始一面,大概面了1個小時
面試官很有禮貌,詢問我是否同意錄頻,接著介紹面試流程:(1)首先是自我介紹然后問一些基礎知識;(2)回顧機試答題情況;(3)手撕代碼,在本地IDE運行。
(1)自我介紹,然后開始根據簡歷提問。問學過哪些課程,棧和隊列的區別,如何用兩個棧實現隊列,ARM和X86的區別,簡述SPI協議,IIC和SPI的速率分別是多少。
(2)回顧機試,講解機試時的做題思路
(3)第三個環節就是手撕代碼了,面試官問了我用C是嗎,然后給了我一道排序題:給定兩個數組arr1和arr2,要求把arr1中的元素按照arr2中元素出現的順序排序,如果arr1中出現的元素在arr2中沒有,那就按照升序排列。
給了我30分鐘寫,我問是否要寫成輸入輸出模式,面試官說不用,直接寫在里面顯示輸出就行。要求在本地IDE能運行。這道題我花了20分鐘完成一遍過沒有出現bug,然后面試官要我講解做題思路,最后給代碼截屏,提前10分鐘結束了面試
本次面試就結束了,進入反問環節
我想要面試官對我本次面試給一個評價或者建議,但是評價是能說的,不符合流程,建議也沒咋給,急忙忙的好像要去下一場面試吧。然后本次面試就結束了。
二面:一面結束后幾分鐘就收到通過短信了,然后10點就開始了二面,二面大概持續了50分鐘。
二面的基本流程和一面類似,自我介紹+針對項目提問+手撕代碼
(1)自我介紹,跟一面一樣
(2)打開一個文本,講述你的項目流程,然后針對項目進行提問。
(3)手撕代碼
面試官給了一道雙向遞增鏈表的插入題目,因為面試開始的比較晚,大概10點10分才開始進入面試,手撕代碼就只給了我15分鐘。一開始我沒聽清面試官只要我寫核心代碼,我還從頭開始構建了鏈表,后面寫到插入核心代碼了,面試官發現了不對勁又跟我說只要寫核心代碼,問我寫到哪了。我確認不用運行,不用輸出,就趕緊把核心代碼部分寫完,后面寫完跟面試官解釋思路后,發現忘了處理頭結點的輸入,鏈表的插入處理應該處理頭+中間+處理尾。面試官一提到頭我就立馬明白,然后在相應的位置告訴面試官應該在這里處理頭,只能說亡羊補牢了。
反問環節:我還是要面試官對我剛才的面試給一個評價和建議。可能出于流程不允許,面試官沒說太多,說了還可以呀,挺不錯。然后問我安排了什么時候進行主管面試嗎,我說還沒有,好像是要到月底吧。
本次面試就結束了
過了幾分鐘就收到了二面通過的短信。
主管面:本來以為今天的面試結束了,后面HR又跟我說下午1點半開始主管面。主管面持續了大概50多分鐘
主管面就沒有問專業知識,主要是了解個人的性格以及對華為公司文化的認同
主管面問了關于華為有什么了解、對華為的認同、平時如何學習、業余愛好、以及未來規劃和期望薪酬,后面就是反問環節問了一些關于應屆生培養、給自己的建議這些。
華為ic前端設計工程師面試題
面試官給了一道雙向遞增鏈表的插入題目
給了我一道排序題:給定兩個數組arr1和arr2,要求把arr1中的元素按照arr2中元素出現的順序排序,如果arr1中出現的元素在arr2中沒有,那就按照升序排列。
我認為在邀約過程中應該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更加好,在邀約過程中應該進行簡單的篩選,可以確認以下幾點:1該求職者是否有招聘崗位的相關工作經驗,是否符合公司招聘要求2.該求職者是否接受公司的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內容、薪資福利等情況3.是否有意向長期在該行業發展在求職者有意向的情況下再進行邀約面試詳談如何衡量一套設計的優劣,有哪些要素?這是一個考驗大家理性看待問題的能力,因為公司最怕設計師只堅持自己的意見,而理由只有自己覺得和自己喜歡這樣的原因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華為終端公司視覺設計師面試題
如何衡量一套設計的優劣,有哪些要素?這是一個考驗大家理性看待問題的能力,因為公司最怕設計師只堅持自己的意見,而理由只有自己覺得和自己喜歡這樣的原因。符合面試的回答,好設計的第一要素肯定是先滿足商業需求,然后才是用戶需求,接下來才是體驗、設計合理性等專業問題。大家可以參考用戶體驗五要素的說明來組織語言。
一面針對項目提問,然后后面是一些基本的前端知識點,后面給了道算法題,leetcode中等原題,(1190. 反轉每對括號間的子串),但是當時忘記數組語法splice,就一直卡殼了,當時其實可以先自己通過函數實現數組替換拼接的,但是覺得有點low,一直在鉆死胡同,時間也快結束了,心里很著急就沒有做出來,向面試官說了一下思路,就是用堆棧,隨便說一句,面試官應該是后端的,對前端不太了解。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華為WEB前端開發工程師面試題
問的項目較少,技術內容較多,深度有,但是不是很深,喜歡問一點比較偏的技術,比如單元測試、或者一些比較不常見的鉤子和技術,比較專業,我背了那么多八股文使不上勁,哎,面試官就是不問八股
(共8301條) 華為
(共2039條) 中國電信
(共1230條) 中興通訊
(共19條) 北京網康科技有限公司
(共39條) 武漢虹信通信技術
(共22條) 重慶信威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共6條) 北京青云航空儀表有限公司
(共7條) 遠洋國際建設有限公司
(共5條) TPV冠捷科技
(共5條) VFS global
(共4條) 中船黃埔文沖有限公司
(共7條) 睿創微納